10月25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陈耀峰研究员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在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作了题为“稀土-主族元素双键配合物”的学术报告,重点实验室、化学学院的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化学学院朱柏林副院长主持。

陈耀峰研究员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成功合成并晶体结构表征了首例稀土钪-氮宾金属配合物,并解释了如何巧妙的通过配体的调控来合成和稳定这类稀土-主族元素双键的配合物。接着陈老师系统的展示了钪末端氮宾配合物丰富多样的反应性和活性,包括在温和条件下可以活化各种有机小分子的碳-氢键、碳-氟键、碳-碳和碳-杂原子不饱和键等。随后陈老师介绍了其课题组最近开展的稀土卡宾配合物研究,包括四元环、三元环和链状稀土卡宾配合物,都展示了很高的反应性。陈耀峰研究员的报告引起了与会师生的极大兴趣。会后老师和同学们就学术报告中涉及到的热点问题与陈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报告人简介:陈耀峰博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SantaBarbara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受聘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从事稀土有机配合物化学研究,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陈耀峰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稀土金属有机化学:新型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催化的有机和高分子合成。课题组成功合成并晶体结构表征了首例含稀土-氮双键的稀土末端氮宾配合物-钪末端氮宾配合物,该工作揭示含典型稀土-主族元素双键的配合物通过合理的配体调控是可以合成和稳定的。随后课题组系统研究并展示了钪末端氮宾配合物不同于传统稀土配合物的反应性。这种新颖稀土配合物在温和条件下可以活化元素单质、二氧化碳和氢气、各种有机小分子的碳-氢、硅-氢和碳-氟键以及碳-碳和碳-杂原子不饱和键、以及与其它金属配合物反应构筑新颖杂核双金属配合物。在对稀土氮宾配合物研究基础上,最近陈老师课题组开展了稀土卡宾配合物研究。成功合成了第一例稀土膦基卡宾配合物-钪膦基卡宾配合物,并展示了其高反应性。随后又合成并表征了不含配位性取代基的单核稀土卡宾配合物-钪和镥鏻基卡宾配合物。